| | 添加收藏 / 设为首页
首页 法院概况 新闻中心 司法公开 诉讼指南 法学园地 法苑文化 人民陪审 视频在线 专题报道 民意沟通 法院党建 庭审直播 预决算公开

 

【如我在诉】多元联动巧解父子土地债务纠纷 法理情融合修复亲情裂痕

发布时间:2025-06-09 16:53:41





近日,逊克县人民法院通过“情”“理”“法”融合的多元解纷模式,成功化解一起持续4年的父子土地债务纠纷,修复濒临破裂的亲情关系,为基层矛盾化解提供了典型范例。

矛盾升级,家庭关系濒临破裂

2021 - 2025年,奇克镇一对父子因土地租赁与债务问题产生尖锐矛盾。原来,父子俩在2021年签订了一份为期5年的土地租赁合同,如今4年过去,合同还剩最后一年。赶上了地价一路上涨,父亲便动了心思,想提前收回土地自己耕种,还提出用9亩土地抵偿之前欠下儿子的债务;儿子则坚持合同尚有一年到期,应继续耕种,同时强调9亩土地是婚前家庭商议划分给自己,与债务无关。双方互不相让,矛盾不断激化,多次发生争吵甚至肢体冲突,严重影响邻里安宁与家庭和睦。

2021 - 2025年,奇克镇一对父子因土地租赁与债务问题产生尖锐矛盾。原来,父子俩在2021年签订了一份为期5年的土地租赁合同,如今4年过去,眼瞅着合同还剩最后一年 。赶上地价一路看涨,父亲便动了心思,想提前收回土地自己耕种,还提出用9亩土地抵偿之前欠下儿子的债务;儿子却坚决不同意,他认为既然合同还没到期,应继续耕种,同时强调9亩土地是婚前家庭商议划分给自己的,与债务无关。双方互不相让,矛盾不断激化,多次发生争吵甚至肢体冲突,严重影响邻里安宁与家庭和睦。

多元联动,多维度化解矛盾

纠纷发生后,逊克法院迅速启动纠纷承接处置与联动服务机制,联合“四所一庭”开展调解工作。

• 以法明责:法庭法官从法律角度详细解读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中土地承包合同、债务抵偿相关规定,明确双方权利义务;派出所严肃警示暴力冲突需承担的法律后果,为纠纷化解奠定法律基调。

• 以理疏导:派出所工作人员针对父子十余年积怨,耐心安抚情绪,引导双方通过合法途径理性维权,促使双方冷静思考。

• 以情促和:综治中心工作人员从亲情伦理出发,劝说父子珍惜血缘关系,通过两天多轮“背靠背”调解,精准把握争议焦点,逐步缓和双方对立情绪。

达成和解,亲情裂痕终修复

依托“四所一庭一中心”联动优势,最终提出合理解决方案:父亲给予儿子一定经济补偿提前终止未到期合同,欠款问题按前4年土地承包价格计算9亩土地收益折合抵账 。双方达成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,父亲当场支付儿子20300元,土地由父亲耕种。至此,这起复杂家庭纠纷得以圆满化解,父子关系重归和睦。

此次纠纷的成功化解,充分彰显了“四所一庭一中心”多元解纷机制的显著成效。通过整合各方资源,将法理与情理深度融合,既依法依规解决实际问题,又注重亲情修复,为化解复杂家庭矛盾纠纷提供了可复制、可推广的经验,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。

 
 

 

关闭窗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