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逊克县人民法院采用“带封处置”执行机制,成功破解一起搁置多年的房产执行僵局。该案通过法院主导、当事人协商的方式,在保障债权实现的同时兼顾被执行人权益,生动践行了善意文明执行理念。
回顾:案件执行陷入僵局
2017年,被执行人孙某的父亲因生产经营需要,以孙某名义向逊克县某银行申请贷款30万元,向刘某借款20万元,孙某将其名下位于逊克县城区的一套商品房作为抵押担保,并依法办理了抵押登记手续。2019年贷款到期后,因经营亏损,孙某及其父亲未履行还款义务。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,逊克法院依法查封案涉房产,并委托评估机构确定房产价值55万元。后该房产经司法拍卖流拍,且申请执行人不接受以物抵债,加之孙某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,案件依法终结本次执行程序,案涉房产长期处于查封状态,执行工作陷入停滞。
破局:协商变卖+“带封处置”提效率
2025年4月,孙某了解到案涉房产所在区域因配套设施完善,房价稳中有升,主动联系逊克法院及申请执行人,提出自行找买家变卖偿债,申请执行人同意协商。经沟通,结合2019年评估价格及当前逊克县城区二手房市场行情,一致同意以60万元出售,无需重新评估,大幅节省成本。同年5月,买受人王某与孙某达成买卖合意。
逊克法院严格审查确认买卖合同系各方真实意思表示、内容合法合规,依据“带封处置”执行机制,出具相关法律文书,明确在保留房产查封措施的前提下,允许孙某与王某办理交易手续。买受人王某按协议将全部购房款存入指定监管账户后,逊克法院立即向逊克县不动产登记中心出具《解除查封裁定书》及《协助执行通知书》,不动产登记中心同步完成房产转移登记与原查封措施解除,案件顺利执结。
此次处置,既符合“债权债务清偿最大化”原则,又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。通过“法院主导+协议约束+资金监管”模式,不仅防范权属风险、缩短处置周期,还保障申请执行人债权实现,帮助被执行人通过财产变现脱困,真正实现“案结事了人和”,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。
逊克县人民法院在解决执行难,守住司法公正“最后一公里”上不断创新机 制,攻坚克难,确保最大限度维护和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。在今后的执行工作中,逊克法院也将继续践行善意执行、文明执行理念,不断完善执行措施、工作方法,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